close

剛下過雨的金山老街,不到八點,遊客冷清。路燈下,只剩個孩子守著一包包的地瓜、海菜,「很好吃的地瓜,阿姨買回家吃吃看!」孩子的臉稚氣而靦腆,才十二歲。每天放學,爸爸就載他到這裡賣菜;有時候,他邊賣菜,還得邊照看一旁玩耍的三歲妹妹。

爸爸呢?「他回去田裡工作。」那你有時間寫功課嗎?「回家後再寫。」週末假日,孩子下午準時到廟口旁,守著攤位直到晚上。

我總是想到這個孩子,十年後,我們會給他一個什麼樣的未來?

 

此刻的台灣,壞消息多於好消息。大專生延畢人數創十年新高;國中小學校長今年退休人數較去年暴增三三%,多數正值五十五歲壯年,其中不乏辦學績優者。還有,我們的出口連四個月衰退,是亞洲鄰近各國唯一出口負成長者,連官員都坦承,「台灣衰退問題比預期嚴重。」

然而,台灣人曾經多麼驕傲,祖先跨越黑水溝渡海來台,因為自知資源有限,因此面向世界、擁抱多元,使我們曾經勝出。如今,這樣令人驕傲的台灣夢何在?

 

回首過去,我們浪費了太多時間,為著一塊越來越小的餅吵鬧不休,卻忘了抬起頭來,看看世界,於是,以井窺天,錯失許多轉機。

以製造業來說,我們悶著頭苦幹,長期依賴大陸廉價勞力,轉型成功者不多,意願、能力都不夠強;隨著大陸勞動條件的惡化,甚至出現一批回不來的台商、台幹。至於政府,無法搭造舞台,提高企業創新、冒險的誘因,只是一味的補貼,結果,到底補貼出什麼樣的競爭力?

 

去年開始,全球製造業版圖正進行一場關鍵逆轉,中、美兩方的翹翹板正在傾斜,工廠、技術、人才都在挪移。主筆呂國禎領軍《商業周刊》採訪團隊,深入美國四大州採訪發現,「阿拉巴馬、喬治亞州界,韓國工廠緊落綿延近百公里;連在旅館吃早餐,到處都是韓國人…。」在這個長期趨勢裡,卻不見台灣的角色。

美國,正一步步找回她的美國夢;韓國,則在新興市場持續扎根、攻堅。我們呢?

該是抬起頭來,往外看的時候了!

~文摘自:郭奕伶,商業周刊1286期2012.07.16~

 

 

面對壓力最好的方法,不是咬緊牙關忍受,而是堅定信心,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。

忍辱負重也必須有限度,調節自己、舒展彈性才是聰明的養生之道,感情是這樣,人生也是這樣。

請用希望和自信來治療,人類最大的幸福就是內心充滿希望和信心。

很多人不知道可以藉由這樣分享;讓更多人了解他們自己的內在需求、找到自我。

你願意透過你去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嗎?

欲廣福田,須憑心地。行時時之方便,作種種之陰功。利物利人,修善修福。

心開運開、運開福到。開運人生、夢想成真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jl0001 的頭像
    hjl0001

    夢想商城旅遊團

    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