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《商業周刊》上期報導,台大應屆畢業生,每四人就有一人延畢,比率高居全國第一。這消息讓我十分震撼,嘗試思索:到底什麼因素,讓台灣最優秀的年輕人,選擇不踏出校園?

可能的大環境因素當然很多,但我最關切的是他們內在的抉擇:不排除有相當比率,正是因為太優秀、太聰明,所以太在意別人的期待和自我的期許,選擇暫時不面對可能的挫折。

青年失業如今已是全球性議題,而且暫無解方,很可能成為長期性困境。對這一代年輕人而言,這當然是「苦」。「苦」既然不能免,也許最應學習的,就是如何面對「苦」。

 

關於「苦」,我個人的體會是:它是人世間永不缺席的元素,幻化為千百種不同的面貌,讓不同時代、不同人生階段的每一個人,都有機會經歷不同的苦,它根本就是人世間的常態。

我把苦大分為兩類,外在發生的苦,和內在感受的苦。因此就產生了四種人:

第一種人,外在不苦而他內在很苦,沒事自尋煩惱,別人勸他也聽不進去,叫作「麻煩大了!」

第二種人,外在不苦他內在也不苦,大家都說他有福氣,他也樂得「靠天吃飯」享起福來,問題是,不知道「還能享多久福?」

第三種人,外在很苦他內在也苦,大家都說他可憐,他也自認很倒楣,但說不定有一天會苦盡甘來,叫作「還有機會!」

第四種人最特別,外在明明很苦,他內在卻不覺得苦,大家都想不通他為什麼「吃苦當吃補」,只能說一句「恭喜你了!」

 

猜猜看,哪一種人是世間第一等人?當然是第四種啦!這種人簡直就是「痛苦轉化器」,專門把苦吃進去,轉化為樂放出來,把苦當作人生墊腳石,踏著它飛速躍進。他吃苦的胃口特別大,發生的苦不夠他吃,還得刻意找苦吃;自己的苦不夠吃,把別人的苦也拿來吃,吃到別人看他那副開心的吃相,想苦也苦不起來。

化苦為樂的神奇配方是什麼?其實再簡單不過,只有「願意」兩個字而已。再苦的事,只要人願意,就不苦;再平常的事,只要人不願意,就是苦。

古今中外真正的苦,其實並非貧富貴賤,而是「不願意」!

 

為了幫助年輕人「離苦得樂」,我認為做人父母、師長、領導者,都該開開心心的帶頭找點苦來吃,想辦法讓下一代也願意吃點苦。

如果還有機會擔任應徵新人的面試官,我一定會問:吃過些什麼苦?有沒有自己找苦吃的經驗?吃苦的感覺如何?吃苦的收穫是什麼?然後優先錄用「吃過苦、愛吃苦、怕沒苦吃」的優秀人才。

 

~文摘自:金惟純,商業周刊1289期2012.08.06~

 

面對壓力最好的方法,不是咬緊牙關忍受,而是堅定信心,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。

忍辱負重也必須有限度,調節自己、舒展彈性才是聰明的養生之道,感情是這樣,人生也是這樣。

請用希望和自信來治療,人類最大的幸福就是內心充滿希望和信心。

很多人不知道可以藉由這樣分享;讓更多人了解他們自己的內在需求、找到自我。

你願意透過你去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嗎?

欲廣福田,須憑心地。行時時之方便,作種種之陰功。利物利人,修善修福。

心開運開、運開福到。開運人生、夢想成真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jl0001 的頭像
    hjl0001

    夢想商城旅遊團

    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