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當許多人面臨困境的時候,往往會對前途產生懷疑,進而影響到做事的熱情。這時候,他們更喜歡回憶輝煌的過去而不是考慮未來解決問題的辦法,他們會一遍一遍責備自己的選擇或過失,一遍一遍地對自己說:

「如果當初我沒有選擇這家公司,而是去那家公司上班就好了。」

「如果我平時多學點東西,現在也許早就當上主管了,也就不用應對這些破事了,更不用承擔責任了。」

「如果我當初小心一些,就不可能產生這種後果,哎,都怪自己太粗心。」

 

在遭遇困境時,學會反省是必要的,它可以讓人從中總結失敗的原因,以免以後犯同樣的錯誤。然而,總把「如果.....」掛在嘴邊,則成了不思進取,它會讓人沉溺於失敗之中,在自我責備中沉淪。從這種意義上說,習慣於說「如果…...」就意味著這個人步入了危險的邊緣。

 

張某在一個小飯館裡等待著一位朋友。此時他感到沮喪而消沉,由於在幾個地方計算的錯誤,使他一項相當重要的工程生意沒有能夠做成。就是在等待這位最親近的朋友時,他也不能像平時一樣感到振奮。張某的朋友李博士終於從街那邊走了過來。他穿著一件舊大衣,光頭上戴著一頂不成形的帽子,但昂首挺胸看起來像是一個精力充沛的精靈,而不像是一名了不起的精神科醫生。他的診所就在附近,那天他剛剛和最後一名病人談完了話。李博士的年紀很大了,但是還全天工作,仍然是一家大的基金會的董事,仍然喜歡盡可能多地鑽到高爾夫球場去。「怎麼樣,年輕人,」他不加寒喧就說,「什麼事讓你不痛快?」對李博士這種洞察心事的本領,張某早就不意外了,因此他就直截了當、長篇大論地告訴李博士他的煩惱事。李博士分析了整個事件中的所有錯誤的判斷、錯誤的行動,然後,他邀請張某到他的診所去。

 

到了診所,李博士從一個硬紙盒裡拿出一卷錄音帶,塞進答錄機裡。「在這卷錄音帶上,」他對張某說,「這是有三個來看我的人所說的話,當然用不著說出來他們的名字。我要你注意聽他們的話,看看你能不能挑出支配了這兩個案例的共同因素,只有四個字。」他微笑了一下後,打開了答錄機。在張某聽起來,錄音帶上這三個聲音的共有特點是不快活。第一個是男人的聲音,顯示他遭到了某種生意上的損失或失敗;第二個是女人的聲,說她因為有照顧寡母的責任感,以至於一直沒能結婚,她辛酸地述說她錯過了很多結婚的機會。第三個是一位母親,她十幾歲的兒子在員警那兒招惹上了麻煩,她一直在責備自己。李博士關掉了答錄機,仰靠著他的椅子,對張某說;「在這卷錄音帶中,他們一共有六次用到了這四個字,而這個詞兒正是不顯眼的毒藥。你聽出來了嗎?沒有?好,這可能是因為你自己剛才在那家餐廳,中也用了三次的關係。」他拿起裝錄音帶的盒子,丟過來給張某。「這四個字就在這盒子的標籤上,是任何語言中最令人悲哀的四個字。」

 

張某看到紅墨水寫得很清楚的四個文字:「如果,只耍。」

故事中的李博士可謂眼光相當敏銳,能迅速從紛繁的頭緒中找到問題的癥結。他研究得出的結論同時也告訴我們,在工作中陷入低谷進而消沉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,那就是對過去還抱有某種幻想,對未來沒有任何信心,因此他們習慣說「如果,只要」,也正是這種「如果,只要」加劇了他們的消沉。

事實上,「如果,只要」對問題的解決沒有任何意義,它不能改變既成的事實,卻使我們面對著錯誤的方面---向後退而不是向前進,並且只是浪費時間。最後,如果你用這幾個字成了習慣,那就很可能變成真正的障礙,成為不再去努力的藉口。人犯錯是很正常的。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?犯了一些錯誤,沒有什麼大不了的。錯誤是讓我們學到教訓。所以,犯了錯誤後或面對困境的時候,我們不要沉溺於說那些無濟於事的假設詞,而要學會從失敗中尋找光明。

 

要實現走出失落情緒的目標,重新獲得工作上的熱情,有許多補救方法。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變換幾個口頭語,以振奮的詞句取代那些令人退縮的洩氣話,用「下次」替代「如果、只要」一類的詞語。「如果、只要」的態度只能使人遲鈍而不能使人振奮,但是「下次」卻表示對問題積極的、勇敢的出擊態度。排除「如果、只要」的觀念,採取「下次」的做法,你就會有把事情做得最好的能力,而且不論什麼挫折都不能夠妨礙你的前進。

 

「下次」意味著希望,意味著進取,意味著信心。當一個人學會說「下次」而不是「如果、只要」的時候,表明他已經走上了克服問題的道路,他會把懊悔的障礙推到一邊,向前進,採取行動,迎取工作上的新契機,創造新的輝煌。

 

「如果」把人拉向過去,拉向懊悔的深淵;「下次」將人引向未來,帶來全新的希望。

 

~摘取:只需改變一點點    陸明  編著~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jl0001 的頭像
    hjl0001

    夢想商城旅遊團

    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