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好事,為何出不了門?」這是我今年再度擔任政府「服務品質獎」評審,很深的感觸。
這項受研考會之託的工作,要南來北往的到各機闕,很占據時間,但我還是很開心有機會義務協助。原因是,我每每從此看到台灣的希望,有時是在很不起眼的角落。譬如,看到台中教育局協同當地國小老師導入遊戲闖關的概念,建立一套有創意的讀書認證的網路系統,鼓勵孩子閱讀。而且,政府一年只花六萬元,竟號召七干多位義工老師;在桃園,地方公務員主動修法,清整五十年前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未完整性,地權不清的問題;在新竹看到,台灣第一個消防訓練基地的實境訓練卓著,有效率的提升救人與救災速度,媲美國際,進而在當地締造連續三年無人死亡的救災紀錄。
這些都是見獵心喜的媒體所忽略的真實台灣,這裡有認真、熱情、憨直的公務員。他們不是一百分,但他們有心。
然而,為什麼這些好事出不了門?
壞事傳千里,好事不出門,相當程度的呈現目前政府的窘境。造成的原因有內外部因素,外部因素是媒體與民意代表在自由與民主的氛圍下,無限度的膨脹護罵的權利。因此,社會缺乏深度討論與就事論事的素養,公務員動輒得咎,政策的是非模糊,只有聲量的大小。
除了外部因素,有兩項內部因素更是關鍵。
其一,我們的公務員視野與自信不足,不知道自己做得好,沒有信心溝通出去。
其二,未認知到溝通的重要,更遑論具備溝通的能力與勇氣。這也就是近來馬政府不斷被提到的「沒有為政策辯護的能力」。
我在擔任評審時候,屢屢看到好的個案,都覺得與有榮焉。我們在台中時,一位評審教授甚至感動落淚。我相信,這些做出來的事情,不是單一,而是一群人長期累積的組織文化。但讓人扼腕,多數的台灣民眾都不知道,包括我在內。民眾的刻板印象就是,我的稅給了一群尸位素餐的公務員。無可否認這是存在的事實,但這並非全貌。這篇專欄所言,已非新論,中央應早有體認,所以也要求各機關應該要上媒體溝通課。我猜想,去年有強制要求。然而,問題有改善嗎?報告馬總統,當然沒有。因為心態沒調整。我去年接到多場公部門的邀約演講,但是,我了解邀約者的心態後,全部拒絕。我問邀約機構,你們最高負責人來不來,結果,大部分都不來。
請問:與媒體溝通,誰才是關鍵人物?是基層員工與中階主管嗎?機構領導人都不來,根本沒認知到誰才是該上課的人,只是應付了事,這樣的演講邀約,浪費演講者的時間,也浪費公帑。我不想奉陪。
我寫這篇文章的心情很複雜,一方面很開心看到台灣默默運轉的力量與希望;另一方面,要提醒馬政府正視溝通能力的重要。把做出來的好事說出去,這是你們該具備的能力,也是當務之急。
~文摘自:王文靜,商業周刊1278期2012.05.21~
面對壓力最好的方法,不是咬緊牙關忍受,而是堅定信心,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。
忍辱負重也必須有限度,調節自己、舒展彈性才是聰明的養生之道,感情是這樣,人生也是這樣。
請用希望和自信來治療,人類最大的幸福就是內心充滿希望和信心。
很多人不知道可以藉由這樣分享;讓更多人了解他們自己的內在需求、找到自我。
你願意透過你去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嗎?
欲廣福田,須憑心地。行時時之方便,作種種之陰功。利物利人,修善修福。
心開運開、運開福到。開運人生、夢想成真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