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不管環境怎麼變,對經營者來說,求才若渴,是時刻擺在心上,永遠不變的事。只要是好手,員額、薪資從來都不是限制。因為好手,可以讓公司長得不一樣、產品充滿驚嘆,這,才是競爭力的源頭。

然而,面試新人的經驗,讓我常感嘆,為什麼許多學歷漂亮的孩子,總是「沒準備」。「這一期商周的封面故事是什麼?」最簡單的題目,有人當場語塞,「還沒看……..,」藉口不少,我也懶得再問下去。

 

準備,是態度的宣示。一個人即便再有能力,沒有正確的態度,也是枉然。因此,即使眼前的舞台早已搭好,許多人卻連邊都構不著。

同理,在組織裡,在市場上,有太多可做之事、可挖掘之商機、可創新之空間,人們卻多視而不見。這是能力不足,還是態度不對?

 

就像本期的封面故事「內需紅人」,拜兩岸交流之賜,台灣的內需產業,柴火正旺,估計每年將長出一個逾千億元的全新市場。一千億元,用來投資面板廠,不算什麼,但落在服務業,卻是前所未見的大生意。

也因此,許多過去不被注意的角落,都紅火了起來。鳳梨酥產值,悄悄的,從年產值二十億,長大到二百五十億元,只花了四年時間;台北市的國際飯店,在兩年內,新開了十六家,進度幾乎追上過去十年。

內需產業的紅火,讓有人可以賣鳳梨酥賣到申請上市櫃,有人被餐廳大老闆出高價挖角,有人成為大陸貴客團指定的教父級導遊…....。

 

這些內需紅人,都不是市場開始紅,才跳進來的,他們在冷灶蹲了許久,當機會一來,他們早已準備好自己。如果只以「戲棚下站久,就是你的」來形容這些人的掘起,未免太簡化了。

我深信,戲棚,要自己搭建;而搭建的過程,每天每天的進展,都不應該是片段的,而是可以從點、線、面,逐漸積累,串成自己的核心能力,等到因緣俱足,台下自然站滿觀眾,這棚子,就是你自己的,別人搶也搶不走。

 

另外,很高興向各位報告,在數位編輯部總編輯王之杰的領軍下,《商業周刊》首本ipad雜誌《alive台灣超旅行》正式上架,我們集結過去近三百期的精華,提供給讀者遊台灣的四種提案,遊絕景、賞秘食,加入互動、娛樂元素後,《alive優生活》更令人愛不釋手了。

 

~文摘自:郭奕伶,商業周刊1221期2011.04.18~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jl0001 的頭像
    hjl0001

    夢想商城旅遊團

    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