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文章分享 (849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請假,請假,又請假。國三重點班的李老師,望著小珍的假條搖搖頭,每晚自習小珍總是請假。開學至今,只留過一個晚上。那一晚,還是老師像門神般站在教室門口,硬生生攔住小珍,這才把她留下來。
「這樣下去,不是辦法。」老師親自去拜訪珍爸。他告訴珍爸:「你們小珍那麼聰明,只要再努力一點,高中讀前三志願,一定不成問題。」
老師是學校的明星老師,他遲遲未婚,大半輩子全奉獻在孩子們身上,他帶的班級,幾乎都能進明星高校,他以過來人的身分勸說:「珍爸,孩子的國三只有一次,過了就不能重來,你一定要讓小珍留校晚自習。」

考差一點 就差很多

老師沒說出口的是,有多少家長來說情,動用各種關係就是要把孩子送進他的班級,他今天願意來勸珍爸,那是小珍三生有幸,上輩子燒的好香……
珍爸笑了笑:「老師,你說的沒有錯,孩子的國三只有一年,過去了不能重來。就因為這樣,更要珍惜,她每天在學校讀了一天書,夠了,晚上,讓她做點自己想做的事吧。」
「可是……只剩一年,只要努力……現在會考如果只差一點點,說不定就會掉好多個志願。」
老師說得很嚴重,珍爸卻怎麼都不肯答應。那天,老師回家時的腳步很沉重,彷彿他才是小珍的爸爸。
國三那一整年,小珍的同學,天天要帶二個餐盒去上課,一個是午餐,一個是晚餐。有的同學放了學,還要騎著腳踏車到補習班去再加強,只有小珍,她可以讀重點班,留下來晚自習,但是她放棄,揮揮手,蹦蹦跳跳回家去。
小珍喜歡國文和英文,這兩科讀得特別認真,理化和數學她不強,她也不急,珍爸要她做好基本題,做著做著,成績其實也還可以。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身價上億的台積電董事長-張忠謀給員工的一段話:

「在一個講究包裝的社會裡,我們常禁不住羨慕別人光鮮華麗的外表,而對自己的欠缺耿耿於懷。就我多年觀察,我發現...

「沒有一個人的生命是完整無缺的。」每一個人的生命多少都缺了一些甚麼東西。

有人夫妻恩愛、月入數十萬元,卻遇到嚴重的不孕症;

有人看似好命、能幹多財,情字路上卻是坎坷難行;
有人家財萬貫,卻是子孫不孝;有人看似好命,可是一輩子卻腦袋空空,所學無術。

 

每個人的生命,都被上蒼劃上了一道缺口貼了一個標籤,你不想要它,它卻如影隨形跟著你。

以前我也痛恨我人生中的缺失,但現在我卻能寬心接受,生活自如。

因為我體認到,生命中的缺口,彷若我們背上的一根刺,時時提醒著我們要謙卑,要懂得憐恤他人。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最近主辦了一場講師培訓,由於學員必須事先徵選,造成50位搶16席的激烈競爭,學員大多是職業或是半職業的企業內訓講師,我與教練夥伴傷透了腦筋。
決賽成績的冠亞軍選手,在初選階段,我與夥伴第一輪都沒有選上她們,冠軍是因為其背景僅是業餘講師,加上講題的市場性不大,很難有經濟規模;亞軍選手是我們的熟朋友,擔心很難扭轉她的授課風格,兩位都在觀察名單。
未料兩位最後殺出重圍,在一群優秀選手中獲得冠亞軍。
業餘的冠軍選手是一張白紙,授課技巧尚未純熟,但是專業底蘊極強,口語表達流暢,故事發人深省,巧妙運用自身僅154公分矮個子的劣勢,包裝成為小巨人的優勢,教學技巧風趣幽默,實至名歸。
我想特別一提的是:「會外賽與決賽她選了兩個完全不同的題目,其實她大可不必,但她做了,也盡力了,光是企圖心就贏了。」

決賽選手被要求重作

亞軍選手在決賽前的資料繳交中,被夥伴評為「請重作」,也是決賽8位選手中唯一被評為「請重作」的選手,夥伴考量的是「實力不只如此」。我給的評語則是「過於矯情,為炫技而授課,現場觀感不佳」,我擔心身為職業選手的她受不了打擊。
隔天遇到她,跟她打氣了幾句,我問:「妳還好吧?」她淚眼婆娑地回我:「我太想贏了,以致失去本性,我會加油的。」
一周之後,她奪下了亞軍,課程內容全部更改,沒有一張重複,標準「請重作」後的傑作。
特別一提的是:「她雖然資深成熟有內涵,但聲音沙啞,天生條件普通,但光她在一周之內提出全新版本的企圖,加上職業選手面對挫敗的勇氣,讓現場所有人一致好評。」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遠離損友

很遺憾,這世上有些人確實會對我們產生不好的影響;這些人會在無意中激起我們的忿怒、仇恨、忌妒、慾望或誤解。我說「在無意中」,是因為這些人所激起的負面感覺,其實是你自己的負面想法的投射。因此,只要我們能意識到這點,我們也能以損友為師。

佛陀說:「不誠懇的朋友比野獸更加可怕;野獸只能傷害你的身體,但損友會傷害你的心靈。」

學習辨認這些負面的感覺,練習化解,是件很重要的事。「這個人會引起我發怒、產生慾望、落入無明,或許我該一語不發、靜靜離開他。」假如你能離開這種人,同時請想想:「我要提升自己的力量,這樣才能打敗自己的負面想法;否則,我下次還會交到這樣的朋友,永遠也擺脫不了損友。

要讓損友永不近身,並不容易辦到。原因之一是,他們的陪伴可能會帶給你快樂;另一個原因是,現實生活中你必須與這種人相處,例如,他可能是你的同事。假如這種人目露凶光、一副兇神惡煞的模樣,我們當然會閃避。但事實上,他們的為人往往非常有魅力。多少人在結束一段關係後,卻表示自己總是「愛錯了人」,這話很耳熟吧?

回想一下,當你受到朋友的負面影響時,你在那段時間有什麼感覺?你覺得這是真正的你,還是覺得是自己不好的一面被引發出來了?或許你甚至為了懲罰自己,而故意親近那個損友負面的影響會引發我們對自己的負面觀感,如此惡性循環下去,促使我們開始扮演自己加諸身上的負面角色。當我們開始相信,自己天生就有不良的因子,我們與生俱來的自尊心與自信心會開始瓦解,或是逐漸消散隱匿。即使在內心深處,我們知道這個情況是受到別人的誤導。即便如此,我們還是會因為自己受了不良的影響而自責,而不是認清並接受一個事實:有些人真的對我們有害。

佛陀說:「......假若你找不到良師或益友與你同行,那麼就一人獨行吧......更勝過與愚者為伴。」

所幸,我們仍然擁有許多可以幫助我們看清事實的益友。這些朋友可以幫助我們擺脫我們對自己的負面感覺,並且意識到我們與真正的自己脫了節。然後,你可以開始檢視,你的慈悲心與同理心是否因為與這人相處而減少了?如果是的話,那就表示這段友誼是有問題的。假若你心中的忿怒、慾望、驕傲或忌妒增加了,同樣也表示情況有問題。這些指標可以幫助你判斷,自己結交的朋友是否為損友。

表面上看起來,許多朋友看似沒有什麼問題「哦,這個人還不錯。」在某些層面上,這個人可能還滿照顧我們的,但是你應該自問:「我是否因為這個人而變得更有智慧,更有理解心、慈悲心與仁愛之心?」或者,情況恰好相反。這段友誼是否帶來了負面的結果,增長了你的忿怒與無知?有時候,這些變化是很細微的,並不容易察覺。這些問題雖然不容易回答,但卻非常重要。

有些關係不可強留。有時我覺得,人與人之間的每段關係就像婚姻一樣;能夠維持下去,那很好,但假如維持不下去,也不該強留。我們應該對於彼此有緣相遇,並結交一段時間,而覺得感恩,這樣就夠了。假如一段關係的結束造成了彼此之間的誤解,或是強烈的悲傷、悔恨或忿怒,就變成了一件令人遺憾的事。我始終認為,放下一段關係並為此感到慶幸,對許多人來說,是一項非常困難的課題。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暑假來了,很多人開始聽見海的召喚,想要出發去遠方。遠方未必是出國,遠方意味著嚮往。嚮往在心,不在旅程。
英國女作家吳爾芙在《自己的房間》裡留下一句影響無數女性的話:「一個女人要寫作,那麼她首先要經濟獨立,且還要擁有一間房間。」現代女性不只擁有一間房間,更多數人也擁有了房子。所以現代女性除了經濟獨立,最好還要有雙翅膀,帶她飛向另一個天地。遠航前,先啟動嚮往。
嚮往,是一切實踐之始,嚮往是出發的座標。
我在世界的版圖遊走,最大的收穫就是看見他國他族的生活,在異文化裡體驗多元經驗的撞擊與沉澱。

運將存錢 想去西藏

年輕時走上旅途是很好的生活訓練,也因為這麼多年遊走世界,從而讓我的心有了更多的容度。有人很快就走進家庭也不是不好,只是很容易就被柴米油鹽拖垮而做不得自己。當然每個人有不同的生命時間表,問題是生命時間表錯亂者更多,或者生命等不及按表抄課。生命這趟大旅程充滿變數,為此夢想攪拌心靈時,別忽視這攪拌的力量,午夜夢迴擱淺的夢想總會想盡辦法上岸,這種夢想就不是夢想,這是等待實踐的理想了。
曾經聽過一個動人的旅行實踐,一個計程車司機,存錢多年夢想去西藏,果真去西藏旅行後,還感動旅行社老闆,最後他有了新工作。嚮往之後,需要實踐,實踐過程,將激發更多的創造力,將整個世界當作教室,能拉高視野。
提早確認生命的價值核心,有助於在現實遇到挫敗時,仍能昂首向前。
生命價值也是人格養成的終極展現,有才華的人具有決定自己命運的能力,然而才華若不為生命所用,就只成了裝飾品,一如行旅世界之後,如不能為舊生命重新拋光打磨,重新注入熱度與思索,那旅程也只是觀光式的炫耀而已,當旅程成了宣告式的戰利品時,很快就會走出生命地圖,久了也就褪色了。

~摘自蘋果日報,《風月小報 鍾文音》~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阿泉是我在金融業的學員,兩年前在某銀行的內訓課程中,拿到最佳簡報者殊榮,頂著國立大學光環,擔任金融儲備幹部令人稱羨。
一年不到,阿泉轉換跑道到另一家更具知名度、資本額更高的金控,擔任法人金融的儲備幹部,由於口語能力極佳,加上積極進取的學習態度,很快地在公司內部,颳起一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超級風暴。
來到金控前,阿泉已有3家公司的職場經驗,每家都待一年上下就離職,前陣子又問我是否該離職?
我:「你不是才剛轉來?」
阿泉:「我都已經學會了。」
我:「不到一年,怎可能都學會?」
阿泉:「老闆都說他已經沒辦法再教我什麼了。」
我心想:「你應該是心中的水杯已經滿了吧?」
請讀者試想一下,一位高學歷的職場工作者,若是在金融銀行或金控相關的職場中,5年更換4家公司,到底是自己有問題?還是公司有問題?是所有專業知識都已經學會?還是自己關上了學習的大門?

知識不等於能力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心情亂糟糟,該向誰訴苦?很多人應該會回答:當然是枕邊人啊,但有沒有想過太多的訴苦,已經是情緒垃圾了,而枕邊人不見得樂當垃圾桶?以下兩個朋友的故事可做借鏡。

老婆認為老公不懂傾聽,總是不耐煩。

一位老婆抱怨:「律師,公司裡總是很多八卦是非,鬥得很厲害,我被攪得很煩,又不能隨意與朋友同事抱怨,因為總是有些交集的共同朋友,我擔心牢騷話傳出去,又是一場風波,所以我回來就跟老公講,他要我直接去和那個同事對質,但我怎麼可能這麼做,他聽到後很不耐煩,罵我如果不聽他的意見,就不要再跟他說這些事了,但夫妻間不就是應該互相分享體諒嗎?我沒有要他給意見,我只是發發牢騷而已。」
我笑著反問:「如果他不給意見,妳會不會覺得他不關心妳?」她眉頭深鎖的說:「他可以給意見,但不能強迫我照他的想法去做啊,他這樣不僅沒幫上忙,反而讓我更難過。」她說得很有道理,但男性怎麼看這件事呢?

 

老公受不了老婆不斷抱怨,像是精神折磨。

一位男士來到律師樓,非常無奈的說:「我每天工作很累,一回來就聽到她在罵小孩,我說了幾句,她就把砲火對準我,讓我壓力很大,這真的不是我要的婚姻生活。」我問:「你們對小孩教養方式經常吵架?」他疲憊的說:「不只是小孩的事,甚麼事都可以罵,罵的對象遍及鄰居或公司的人,她在我耳邊一直嘮叨抱怨,我實在搞不懂,找到解決方式就好了,有必要就同一件事反覆地罵嗎?簡直是精神折磨。」
我同情地問:「你試圖跟她溝通這件事嗎?」他撇了撇嘴:「饒了我吧,她這個人沒有要溝通的意思,她只是要人聽她講話,我講甚麼有用嗎?律師,我一點都不想再上莒光日了。」
看來關於情緒垃圾的事,男女感受大不同,女性認為這是分享私密,期待伴侶傾聽同理,但男性則認為那是精神折磨。原來讓婚姻破裂的,不必然是家暴或外遇這等重大事件,這種丟情緒垃圾的生活細節,沒有處理好,恐怕才真的是婚姻中的慢性殺手。

~摘自:蘋果日報,《愛情臉書 賴芳玉》~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依達在臉書的朋友連結下,發現了大學時代學弟的消息,20年了,當年俊帥的學弟阿森變成魅力型男,有大叔fu,常放跟女兒的自拍照,難以想像他過去流浪漢的樣子。依達與阿森是同在攝影社,依達早一年入社,但阿森的攝影技巧高超,自己沖洗照片,依達則是有父親的金援,設備最充足。
那一整年他們到處去拍照,起初還跟社團的人一同,後來就是兩人組,上山下海,依達這樣的城市女孩,起初嬌滴滴的,後來也瀟灑起來,營地野炊席地就睡。她與阿森同在帳蓬裡時常會聊天,阿森遊歷多,國中起就到處打工,存了錢每年都會去徒步環島,登山溯溪,此外他還是文藝青年,寫詩拍照做陶,「談戀愛」。

無時無刻不聊學姊

阿森常提起的是一個法文系的學姊,他們幾乎不算交往,但阿森一往情深。依達與阿森在星空下,樹海中,在微雨的山間,寒冷的溪床,進行過太多關於「學姊」的談話,即使如此,依達還是忍不住喜歡上阿森了,不可能不喜歡,他身上所有的一切特質,都令她著迷,那麼阿森呢,他喜歡依達嗎?這麼多人之中偏偏選上依達為伴,對於長相平凡,什麼都不會的她,不厭煩地教了又教,帶她現場實習,而且人家不是都說男女之間沒有純友誼嗎?但為何阿森還不表白?難道他們就是那例外中的例外,阿森只將她當作講心事的知己?
一旦這麼想,依達就彆扭了,原本自然的相處,突然充滿了期待與失落,有次阿森照例講著對學姊的迷戀,依達突然翻臉,就此不再與阿森見面。
20年過去,依達送出交友邀請,阿森很快地接受,依達突然理解,阿森對她是純友誼,而她愛上的也只是一個幻影。

~摘自:蘋果日報,陳雪《命運交織的房間》~

 


P1160083  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愛情和婚姻並不是同一件事。愛情往往意味著甜蜜,結婚意味著必須和他或她走完漫漫的人生旅途。在選擇之前,每個人都對婚姻充滿著無限渴望,選擇後,也許如我們所願,也許就此跌入萬丈深淵。人生路漫漫,無法預期的事情太多,而且一個人在婚前和婚後的樣子也往往不同。

他很早就認識她,他是廠裡的工人,她是廠花,喜歡她的男人很多,每天都有人為她準備餐點。他不是她的護花使者,不是不想,而是有些自卑。他家境貧寒,也沒什麼背景。於是吃午飯時,他總是躲在角落偷偷看她。

其實她心裡早就喜歡他,只是他不知道。他雖然是工人,卻很有文采,每逢廠裡有活動,劇本都由他來寫。他們有過短暫的合作。在年終晚會的彩排時,她演他的劇本,他說台詞。後來他們在一起了,結婚生子,像大多數戀愛男女一樣,有了一個好結果。故事卻沒有完。

第二個孩子誕生時,他對她說,他想去拍電影。她知道這些年來,他一直沒有斷了去拍戲的念頭。考慮再三,她還是冒著風險支持他。辭掉工作,拿走家裡全部的積蓄,甚至借了錢,他跑到外地創業。

先唸兩年書,後來開始在劇組裡打雜。那些日子,不用說,家裡很困難。她一個人撐下來,漸漸地,臉色變黃,秀麗的臉被愁容掩蓋。她幾乎與外界隔絕,無暇讀書、看電視,生活裡除了兩個急需照顧的孩子之外,就是遠在他鄉,幫不上她一點忙的他。
他偶爾打電話給她,她總是說:「電話費很貴,不如省下來買車票。」

其實,她是希望見他的。

二十二年的光陰一晃而過,他們已到中年。她把孩子帶大,用自己的美麗和健康換得孩子的幸福。他呢?拍了好幾部電影。他成功了,他拍的片子得到了認同,並且在國外連連獲獎。這些她當然知道,每當朋友看到他拍的電影,向她祝賀並詢問他的情況時,她感到無比驕傲。

只是他越來越忙,一年中,她偶爾可以見他一兩次,每次都短短三五天。相比劇組裡年輕的女演員來說,她早成了黃臉婆。
外面的世界充滿誘惑,他終於迎向更藍的天空,「揮揮衣袖,不帶走一片雲彩」。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日前新聞報導小六生被拐騙殺害的事件。記者說,年輕嫌犯在國小旁,找尋「好騙的」小學生下手。怎麼樣的孩子好騙呢?是那些愛玩電玩遊戲,嫌犯因此有機會藉由贈送點數博取好感的孩子。而被害的學童,媽媽才剛沒收他的手機。看他踩著輕鬆的腳步,跟著嫌犯離開學校的錄影帶,真是心疼這孩子的單純。
為甚麼有些孩子不能等待?
年代有位心理學家做了一個研究,他在一群幼兒待著的房間裡放了些餅乾,然後告訴這些孩子,他要離開一下。在他離開期間,孩子如果吃了面前的餅乾,那就只能吃那一塊。但如果等他回來才吃,就可以獲得第二塊。當然,不少孩子第一時間就把餅乾吃了。但是,還是有孩子忍著沒吃。
心理學家長期追蹤這群孩子後發現,忍得住的孩子,長大以後功課較好、行為問題較少、讀大學較多、工作薪水也較高。反觀忍不住的孩子,行為及使用毒品的問題較多。

分散注意 才易成功

有趣的是,心理學家發現這些忍得住的孩子會使用一些「分散注意力」的策略來幫助自己。譬如他們會走來走去,儘量不要看餅乾;或是自己唱起歌來、找玩具玩。
心理學家再進一步改變實驗設計。這次,他把幼兒分三組。第一組教他們努力去想像餅乾的外型和甚麼相似(這次他用棉花糖,所以教幼兒們把它想成雲朵)。第二組教幼兒們想像棉花糖的味道。第三組則是想像另一種餅乾,酥酥脆脆好吃的鹹鹹的口感。然後,心理學家一樣離開房間,一樣是沒有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可以在心理學家回來時,再吃一塊。
結果最不能等的,就是一直想像棉花糖口味的那組孩子。最可以等的是,想著另一種餅乾好吃的感覺的孩子。想像外型的那組居中。
為甚麼會這樣呢?心理學家認為,另一種幸福(鹹餅乾)可以暫時滿足我們,讓我們產生力量去面對眼前困境。所以他建議,在必須忍耐時,努力去想我們等下可以有的幸福,或是別種讓我們快樂的事,忍耐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增。
那要如何訓練孩子的忍耐力?最重要的不是幫他們把問題或是障礙除掉。舉個例子,孩子不願意排隊等待,吵著要立刻玩盪鞦韆。父母要做的,不是上前叫別人先給他玩,或是罵孩子。大人可以教他如何等待:可以看看天空的雲、觀察及學習別人盪的技巧、想一想待會還要玩甚麼。研究告訴我們,從孩子小時,就可以教導他們使用技巧,去抑制自己必須立即獲得滿足的衝動。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、求知若渴,虛心若愚。

2、你無法預知生命中點點滴滴的際遇,未來會如何串連在一起;只有在你走過了以後,你才會知道它們是如何串聯在一起的;因此,你必須相信,這些生活中的點滴一定會和你的未來產生關聯。

3、你必須要找到你所愛的東西,如果你還沒找到,繼續尋找,不要停下來。

4、決定不做什麼,跟決定去做什麼一樣重要。

5有時生命中的打擊猶如磚塊砸中你的頭,但請不要失去信心。

6如果你把每天都當成最後一天來過,總有一天你會證明自己是對的。

7就因為是我們自己的人生,所以必須把握每一次機會並全力以赴。你知道嗎?人生苦短,一旦我們做了會消耗許多時間的重大抉擇,那最好是要值回票價。

8、你的時間有限,不要浪費時間虛耗在別人的生命中,不要陷入別人信奉的教條中,那不過是經他人思考過的結果罷了,別讓自己內心的聲音被其他人的囉唆蓋掉了。最重要的是,鼓起勇氣跟隨你的心靈與直覺,它們才知道你想成為怎樣的人。


P1180117  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如果妳的男友當眾求婚,妳的反應會是甚麼?如果妳心裡還沒準備走入婚姻,這種局面,妳該如何是好?這樣的求婚真的是浪漫嗎?
近日總看到一些年輕人在公眾場合無預警而高調地公開求婚,但見被求婚的女孩嬌羞不已,眾人開始鼓譟起鬨,大喊嫁給他。畢竟眾人對於這種浪漫的戲碼只要求唯一的結局,便是女孩害羞地點頭說好,然後擁吻,成全所有人對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期待。
此時,被求婚女孩有能力「say no」嗎?當下心中對結婚的猶豫將被這氛圍逼得毫無存在空間了吧,畢竟有幾人能違背另一半和眾人的期待,狠下心地當眾回絕這個求婚,換作是我,也做不到,除非我已經打算當眾給另一半打臉,不想繼續這段愛情關係,也不在乎另一半的感受,便是因此分手,也要拒絕求婚,否則我真的做不到。

點不點頭都為難

或許愛情偶像劇總喜歡編排這般驚喜式的求婚戲碼,我們也就習慣把這種求婚作為浪漫而正面的評價,但往深處思考,這般高調而戲劇性的求婚方式,求婚者是抱持甚麼心情?是否藉由親友力量及「與人為善」或「禮貌」的社會道德觀造成求婚者與被求婚者的權力控制關係呢?否則被求婚者點頭不是、不點頭也不是的窘迫哪裡來呢?想想多少女孩的點頭、「say yes」的時候,是當下選擇符合眾人期待的行為模式,更優先於聆聽內心的聲音。
坦言之,一段婚姻要有戲劇性的開始,就要有戲劇性發展或結束的心理準備,在所處理婚姻紛爭的經驗中,多數類似戲劇性的追求模式,無論是公開求婚,或登報公開示愛的追求,往往在日後面對婚姻紛爭或挫折時,也會採取較為戲劇性的發展,或者說非理性而極端的分手模式,例如「沒有妳我活不下去」的對白和行動,甚至運用親友施加壓力等公審的方式處理兩人的婚姻議題。
所以公眾求婚浪漫嗎?那得先釐清這是誰的浪漫?如果這也是被求婚者期待已久的戲碼,當然浪漫,但如果不是,那就千萬別被這浪漫的假象,輕易地付出一生的承諾吧。

~摘自:蘋果日報, 《愛情臉書 賴芳玉》~

 
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人說「要選擇有興趣的工作」,也有人換工作的理由是「興趣不合」。這些話好像是對的,因為没有興趣就不會有熱情,也不會積極無怨無悔的投入。

但是,興趣是怎麼來的?

每個人都會有個人的興趣,或者叫做嗜好。大家想想!你的興趣是如何形成的?興趣帶給你的感受是甚麼?做有興趣的事,行為態度會是怎樣?

興趣的形成往往是機遇!很可能自己無意中碰到,或别人無意間的引介。這些機遇多數並不會成為你的興趣,那些後來形成興趣的,往往是因為自己深度鑽研,或經過别人指引,讓你感知與體會到其中的意涵及這意涵的價值,使得你内心產生充實感、意義感、興奮感,更甚而產生價值感,所以就會想一再感受那種感覺!你會深在其中而忘記時間、忘了飢餓!這種情境,也叫做熱情。

假如我們對於承接的工作,能夠一再的深入去了解、體會,並且融會貫通,就越加能感受價值的存在,自然而然不但學會、理解這工作内涵的知識,也因感覺它的意涵與價值,每次投入去做時,内心都充滿充實感、滿足感,自然就樂此不疲的一直想要做下去。這就是著迷的去做有興趣的事,也就是興趣!

不管甚麼事情,當你去深度了解、體會而感知意涵、價值,就很想要一再的去做,這就形成興趣。所以,興趣的本質都是一樣的,能不能變成你的興趣,就在於你有没有去接觸,你有没有深入去了解體會,而感知意涵價值。

所以,興趣是可以培養的。

假如將「工作」這種有經濟價值的事,培養成興趣。那不但做有興趣的事,而且會做得非常出色,當然經濟價值更高、所獲得報償也更高,那不就是獲得雙重效益!

因此,除非與基本的人格特質差異太大,否則,沒有培養不出來的「工作興趣」。因此,會說「沒有興趣」,往往是沒有投入足夠的精力,或是做不好,做為自我逃避的藉口。

 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動動下半身,就可帶來全身的改變

人體有70%的肌肉群在下半身,從腰腹到腿腳,站立、行走都要用廣大的肌肉群,當肌肉舒張、伸縮之間,連帶牽動滿佈的血管、經絡,使氣血上下運行,這正是身體維持暖機狀態的健康本能。

捏捏腳踝、光腳走路、刷刷腳板男人可以消除啤酒肚、脂肪肝;女性可以防治婦科病、美膚纖體,對於電腦族常犯的肩頸僵硬、腰椎疼痛、四肢麻木,皆可透過本篇簡易的下半身運動,得到很好的治療。 追求健康,遠離疾病,比你想像中的輕鬆多了。

 

正確的行走方式帶來「美麗新改變」

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因果相襲,因成果,果成因。身體內在的資訊,可以影響外在走路的姿勢,那麼通過調整步伐,身體甚至心理上的問題,也可以得到緩解,甚至得到根除。

上小學六年級的兒子放學回家,一臉的不高興。瞭解事情的原委之後,我不禁陷入了沉思。事情起因於「邯鄲學步」這個成語,老師說成語中那個學習別人走路的燕國少年不值得學習,但兒子卻據理力爭,認為燕國少年是值得學習的榜樣,因為他善學模仿。

沉思之後,我認為兒子的觀點是對的,那個燕國少年學習邯鄲人優雅、輕快的走路步伐,這並沒有什麼錯。只因為沒有學成,所以成了人們嘲笑的把柄;但是如果他學成了,想必又會是另一番評論。

一個人的走路姿勢,不僅和他的健康息息相關,也和他的形象,甚至前途都有很大的關聯。現在很多勵志類的書籍在教導人們培養自信心的時候,都會講到一點,就是抬頭挺胸,快速走路。

確實,輕快、矯捷的步履可以傳達出健康、自信的資訊,而一個得了重病,或者心有千千結的人,是無論如何也走不出這樣的步伐的。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堅定想要愛一個人,愛到「沒有你,我會死!」的地步,如此慘烈,未必是好事。等你慢慢經歷人生的悲歡離合,就會體悟愛情真正的道理:兩人無論相愛再深,都有離別的一天。相愛的人,常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,也不會同年同月同日死(除非是天災人禍的意外),總有一天會先後離開。

年輕時因為吵架而分手,固然留下遺憾;老邁時因為死亡而訣別,同樣會很哀傷。很多人以為,愛太深所以才痛苦,其實這個想法只對了一半。愛深,若懂得成全與祝福,痛苦就值得承擔。
真正的痛苦,其實是來自無法放下「我們會永遠在一起」的執念,不甘心地苦苦垂詢:「你怎麼可以這樣狠心,留下我一個人……

雖不萬全 但夠安心

唯有回到生命的本質,接受「我們不會永遠在一起」和「愛到最後,終歸到會只剩下我一個人。」這兩個事實,然後做好「雖不萬全、但足夠安心」的準備,才能自由無畏地獨自走向人生的另一個階段。
然而這樣的認識並不建立於理性或殘酷的基礎,反而可以讓我們在「有人相愛」的時候,更加珍惜感恩,「剩下一個人」的時候,更加溫柔堅定。
想想身邊這個你所摯愛的對象,終有一天會離你而去,只有加倍珍惜感恩,才會讓你學會從「不捨」到「能捨」。當愛到剩下一個人的時候,也就因為無悔無憾,而加倍溫柔堅定,確定自己可以帶著祝福,好好度過餘生。
我們會永遠在一起嗎?問號後的餘音嬝繞,帶給我們對生命的省思,當你知道「我們未必永遠在一起」,但「我一個人也可以好好活下去」,才是永恆真正的意義。讓那個離開你的人,放心地走,彼此祝福,才能留下幸福。

~摘自:吳若權《幸福人哈啦》~

 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聰明的年輕人,如果希望自己可以獨立自主,就應該盡量讓父母放心,不要把工作情緒帶回家,讓父母相信你有能力展開自己的人生,才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。

工作雖然是自己的事情,但是家人不支持的話,卻增加很多無形的壓力,讓工作蒙上一層陰影,無法全力發揮。

因此如何做好溝通,讓家人支持你的選擇以及你的熱愛,是一件重要的事情。但為人父母的也要試著讓年輕人自己承擔工作上的責任,過度的介入反而扼殺他們成長的機會。

我有一位員工,因為壓力大需要抒發,回家聊天時會發牢騷罵一下公司、客戶、主管,不久之後家人要他辭換工作,此時他才發現他想保留這份工作的家庭阻力非常大,為了這件事他時常跟父母起口角,最後為了親情還是換了工作。

另外有一位年輕員工的父母經常來公司找她吃晚飯或接她下班,久了之後,不僅她有壓力,主管也很有壓力。因為只要她一加班就會覺得自己不好,面臨兩難。果然不久之後,她提出了辭呈,只能去找準時上下班的工作。

現代由於少子化的關係,每位小孩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,父母對子女都過度疼愛與關心,不忍他們受一點苦。因此就會有憂心忡忡的父母打電話到公司來質疑公司加班頻繁。也有員工的父母一天傳10則簡訊給小孩,關心小孩在做什麼,甚至到公司等小孩下班。

我除了在人力的配置盡量維持組織需求之外,也呼籲員工自己能盡量調整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度,但更呼籲父母親放手讓小孩透過經歷職涯的酸甜苦辣,找到自己的方向,讓他們學習自己承擔責任與選擇。

現在剛出社會的年輕人,大都與父母住在一起,如果提到工作總是一副很無奈的樣子,經常抱怨工作,抱怨主管,父母當然要你換工作,這是人之常情。年輕人要清楚自己這份工作想學的是什麼,不要做一行怨一行。

當你不開心的時候,父母也不快樂,當然用不同的形式來表達他們的關愛,這時你覺得工作受到干擾,因此心總是處於一個不安定的狀態。聰明的年輕人如果希望自己可以獨立自主,就應該盡量讓父母放心,不要把情緒帶回家,不要像小孩般的渴望父母的憐惜與同情。

讓父母看到獨立成熟的自己,看到負責任的自己,讓父母相信你有能力展開自己的人生,才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。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作為一個男人,我對於女性朋友提出最多的告誡,恐怕就是「妳在感情上、經濟上,都應該要獨立」。
現代女性所處的環境,跟我們的父母乃至於祖父母那一代有很大不同。當年的女性,多是在家相夫教子,經濟基本上沒有獨立的機會,也沒那個本事。感情方面,自然也只能是圍繞著丈夫、子女。

現代女性卻完全有能力、有機會在這兩方面獨立,但看起來還是有不少女性欠缺這方面的體認。
若干年前,跟近30年未見的初戀女友聯絡上。彼時我已離婚多年,得知她一個人獨居,似乎也是婚姻出了問題,不免心中燃起希望。言談之中,發現她果然是因為先生出軌憤而離開台灣,一個人住在異鄉療傷消恨。

 

哭訴頂多家醜外揚

遇此良機,我立馬見洞灌水、見縫插針,「妳為什麼不離了算了?」哪曉得她立刻答道,「那可不行,我這輩子沒做過事,生活上還得靠他每個月匯錢來呢!」
這就是典型經濟無法獨立連帶感情也只得拖泥帶水的例子,生氣過了,也只得再回去那個恨得牙癢癢的「老不死的」身邊。
前一陣子,名烹飪節目主持人甘玉惠(菲姐)也鬧出新聞,一把鼻涕、一把眼淚指控同居人丁洋機騙財,兩人合資引進銷售頗佳的義大利鍋具,由丁洋機擔任公司負責人,20多年下來,她自己只拿到5年肖像權的權利金,如今兩人翻臉,「讓我怎麼活下去?」
其實,發生類似故事的名女人前前後後已經有好多位。但在媒體上哭訴,頂多只能達到家醜外揚的效果,甚至連同情都難以博取。如果事前就為自己打算、安排好,又何至於此。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每個人從出生開始,浸淫在不同家庭環境,經過各種求學歷程的洗禮,加上對週遭事物、現象的觀察吸收,以及自身的閱讀學習……點點滴滴、日積月累,便在積累他對事物的認知、價值觀、知識與經驗。同樣的,當他投入職場,進入不同的產業與企業組織後,也會點滴從工作過程或公司培訓中,體會到深淺不一的經驗歷練。

成長歷程中,父母、老師、企業以及你所身處的環境,都在供給你知識經驗,提供你專業訓練,教導你學習方法;但是,卻都無法強逼你接受、迫使你改變,惟有個人吸收能力、用心程度,才是形成不同的知識含量與經驗積累的關鍵。這也是為什麼長時間下來,每個人背後所形塑的認知與價值觀、累積的知識經驗、學習與做事方法,有如此顯著差異的緣故。

認知影響觀念;
觀念影響態度;
態度影響行為;
行為影響結果;
結果改變認知

就是這樣的「認知因果循環」,漸漸將人的層次區別出來;更隨著時間推移,持續強化,最終可能產生天壤之別的職涯成就。

公司的角色,必然是盡最大的能耐,啟發員工的觀念,培訓各項專業知識,教導同仁做事方法。而同仁本身過去長期積累的基礎愈好,在公司顯露愈強烈的學習意願,努力程度愈高,得出的能力層級就愈好,便能「浮出」成為潛力的幹部。

也就是說,好的人才、好的幹部,是在一群人中自然而然的「浮現」出來,並不是主管賦予他特別的關愛,而被刻意「拉拔」上來的。所以,是否能成為幹部,不是取決於主管,而完全決定於你自己。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女人婚前睜大眼睛挑男人,男人也是秤斤論兩地打分數。
很多人以為,男人要挑個身材面容姣好的美嬌娘,但對男人而言,娶美妻雖然帶出去虛榮驕傲,但長期以來絕非福事,怕hold不住。男人也很怕感情經歷太少太單純的女人,更怕處女,因為當性經驗是一張白紙時,男人雖然可以擔任開發工作,但男人也擔心如果開發失敗,搞得最後夫妻性生活蒼白,那不就玩完了。反而情場經驗豐富的女人,比較吃香。「別的男人都調教好了,我就接收就好。」這一點男人還挺大方的。

婚姻是「團隊概念」

在考量終身伴侶時,男人也比女人更重視內在。男人雖然不喜歡太過精明的女人,但不夠聰明、腦筋不靈活的女人,他們更害怕。對有些男人而言,婚姻是「團隊概念」,不願意「豬一樣的隊友」當伴侶,老婆雖然不用博學多聞,但也要能跟上社會脈動,知道人情世故,不會言語無味,或逢年過節在親戚間周旋得不愉快,成為男人大後方的大負擔。
現代社會男人最大的壓力來自金錢,所以一旦結婚,也會希望老婆是個有賺錢能力的女人。可惜太多女人表面上稱自己是獨立新女性,但其實希望婚後能隨時任性辭職,回家給老公養,從此穿金戴銀吃香喝辣;在男人的算盤裡,除非這個女人能給他帶來比金錢更大的效益,否則,誰也不願意當冤大頭。愛情很快就會隨著婚姻而埋葬,男人或許比女人更早認知這個道理,與其到時候不甘願奉獻金錢成全別人,不如娶個會賺錢的女人,至少風險均分,男人心裡也比較平衡點。
男人心頭清楚,婚姻是個責任,也是個長期負擔,因此,要找個不製造負擔、進而幫忙減輕負擔的女人,對男人來講才比較划算。否則,要男人勇敢地踏入婚姻,還真有點難度!

~摘自蘋果日報,鳥來伯《情慾愛神話》~

 


DSC_0442  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從小我的母親便對我說,福分和財富,都是有配額的,慢慢用就能用得久一些,亂揮霍又不懂珍惜,很快就會用光了。但她並沒有告訴過我,情感也是有配額的,尤其是愛情。這是我歷經漫漫歲月,在情愛中幾度刻骨銘心,幾回支離破碎,才領悟出的道理。

 

「如果我們能知道自己擁有多少配額,就可以愛得聰明一點了吧?」年輕美麗的茜茜在我面前哭得梨花帶雨,當我跟她說了愛情配額的理論之後,她抬起頭來問我。

茜茜和阿傑的戀情,原本大家都不看好的,因為阿傑對茜茜傾盡深情,茜茜卻是一副可有可無的態度。當茜茜二十五歲生日那天,阿傑先跟茜茜約好時間,再悄悄把我們這群朋友約齊,準備了蛋糕、鮮花、玩具熊,想要給茜茜一個驚喜。

結果我們陪著他等了兩個多小時,茜茜才姍姍來遲。茜茜來了之後並沒有驚喜,反而很生氣,覺得阿傑很自私,害得大家陪著他等,讓她欠了大家一份情。

阿傑花了好大力氣才把茜茜哄得開心一點,我們心裡都覺得阿傑只是備胎,縱使他對茜茜那樣癡迷,講了那樣多的甜言蜜語,甘願領受著茜茜的驕縱任性,還要小心翼翼的賠不是。

沒想到兩年之後,情況發生了變化,阿傑像從一場熱病中醒來那樣,漸漸對茜茜疏離了,「我不明白那時候是怎麼了?活得那麼累。」他對我說這句話,我知道配額已經使用得差不多了。

但茜茜的心卻不知不覺的牽繫在他的身上,她總想看見他,總想跟他在一起。她搭很久的車去他工作的地方找他,他加班的時候,她便安靜的等候。但是阿傑對茜茜說了實話:「其實妳以前就覺得我們不合適,我現在知道我們真的不合適。」

阿傑的愛情,在茜茜身上的配額用罄了。茜茜仍在原地徘徊,不忍離去,如果她真的能夠預知愛情的配額,會愛得比較聰明嗎?

不知配額的愛情,或許正是為了警示我們把握住每一分鐘可以愛的機會。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