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中醫養生學習 (10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午時是心經氣血充盈的時辰,應該調養休息。

心主血脈和神志,如果血脈運行有障礙,會引起急躁失眠、口舌糜爛、貧血心律不整、心力衰竭、神志錯亂,等心臟疾病。
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巳時是氣血流注於脾經時候,也是氣血最旺的時期。不論補氣補血或補陽補陰,都要顧及脾胃,避免傷胃敗脾,此時不宜食用過於燥熱的食物。

如果脾臟虛若就易出現胃口不佳、四肢倦怠、頭暈、面色萎黃、皮下出血、腹脹易打嗝的症狀。導至胃腸炎、消化性潰瘍、胃下垂、胃腸功能紊亂等疾病。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當辰時是氣血流注胃經,此時吃進的食物最易被消化、吸收、代謝、利用,提供一天所需熱量。

胃是消化食物轉化全身營養的樞紐,飲食不節制、暴飲暴食或是病毒入侵,都會傷害到腸胃而出現脹滿疼痛、嘔吐反胃、口臭等症狀,導致急慢性胃炎、胃潰瘍、胃癌、消化不良等。
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卯時是大腸經氣血流注於此的時刻,如果能於此時正常排便對身體是有幫助的。大腸運送排泄廢物,如果飲食失調、誤食不淨食物,或其他臟腑失調,都會引起大腸疾病。

如果大腸經有問題就易出現口乾舌燥、腹脹腹痛、便便稀爛、肛門灼熱、便濃血等症狀,或腸胃炎、盲腸炎、腸功能紊亂、習慣性便秘、腸腫瘤等。
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氣血是肺經的時辰,是氣血由陰轉而陽的關鍵時辰,應注意肺經的保養及身體及空氣溫度的調節。

如果有問題就會出現發熱怕寒、鼻塞流涕、頭痛、氣喘胸悶或慢性支氣管炎、肺氣腫、肺結核等。
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人的養生必需順應自然規律,只有因時、因地,根據人的生長自然規律,選擇相應方法進行生活、養生,才能健康長壽。

人為什麼會生病?就是因為沒有順著存於人體體內的生理規律(生理時鐘)。所以自己的健康靠自己來獲得,而不能依賴別人。
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主要功能為藏精、納氣,主生長發育生殖和水液代謝。

主水:是指腎臟有主持和調解人體水液代謝的生理功能,故腎有水藏之稱,主津液。
腎:左腎為腎,右腎為命門,命門者,目也;命門,諸精神之所舍也。命門之火謂之元氣,命門之水謂之元精。
 
腎為肝之母,腎有問題時會傷肝,故煩躁易怒。
 
在志為恐和驚、在唾為液、在體合為骨。主骨生髓。
恐懼過度,會使氣趨於下,血亦隨之下趨,出現面色蒼白、欲昏倒、二便失禁等症狀。
唾為口津,為精腎所化,故腎在液為唾。
腎精有促進骨骼生長、發育、修復的作用,故腎主「骨」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肺主一身之氣,有主持、調節全身各臟腑之氣的作用。

主呼吸、主宣發和肅降、主通調水道。
 
在志為憂、在液為涕、在體合為皮。
悲傷、憂愁損傷肺氣,使肺氣虧損、氣短胸悶、倦怠無力。肺氣不宣則流涕。
 
在竅為鼻:肺病致鼻病、鼻塞
其華在毛:
皮毛,包括皮膚、汗腺、毫毛等組織,為一身之體表,賴肺氣所宣發的衛氣與津液的溫養和滋澤,是機體抵禦外邪侵襲的第一屏障。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脾胃,氣血生化之源,謂「後天之本」,「倉廩之官」。

脾的主要生理功能:主運化、主升清、主統血。

在志為思,在液為涎,在體為肌肉,主四肢。
思慮太過會使脾氣鬱結,運化功能失常,出現食慾不振、腹脹便溏,甚至消瘦等不適症狀。思慮過度也會傷心,而致失眠、多夢等症狀產生。
氣血不足,肌肉消瘦。脾胃虛寒,涎多;脾胃有熱(不升清),口燥涎少。
 
在竅於口:脾失健運,會出現食慾及口味上的變化,口淡無味、口膩或口苦。
其華在唇:口唇的色澤,與全身氣血的盛衰有關。

心為脾之母,心病則傷脾故食慾不振,會產生口苦咽乾,心煩易怒,胃氣上逆。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心的主要生理功能:主血脈、主神志、藏神、主血。 

在志為喜、在液為汗、在體合為脈。
喜樂過度,會使心氣渙散,神不守舍,而出現精神不集中,甚至失神錯亂等症狀;突然受到驚嚇,會使心氣紊亂,心神不安,出現驚慌失措,心悸、失眠等症狀。
 
在竅為舌: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在舌上反映最敏感。
其華在面:面部血脈極為豐富,全身的氣血皆上注於面。
 
心與腎的功能失調,氣血不足。指心火不能下於腎,而腎水不能上於心,水火不濟稱為心腎不交。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肝的主要生理功能:主疏泄、主藏血、藏魂。
在志為怒、在液為淚、在體合為筋。
暴怒或經常發怒,會使肝氣上逆,出現頭昏、頭痛等症狀,血隨氣逆,會出現面紅、目赤,甚則嘔或昏噘以致死亡(如高血壓因怒而發生中風)。
肝、心受損,血虛不足以充養腦髓。
 
肝開竅於目:肝血對人的眼睛有滋養作用。
肝其華在爪:爪為精之餘。所有筋脈無法接收水骨精氣到達末梢,指甲有橫紋、會變厚、變灰黃色、嚴重變灰指甲。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水:腎,納氣,代表泌尿系統

腎納肺所吸入之氣,主管全身之水分、津液、泌尿系統。主要功能為藏精,主生長發育生殖和水液代謝。
先天之精(稟受於父母生殖精氣)與後天之精(脾胃運化生成水穀精氣)組成腎中精氣,腎主骨、骨髓、脊隨、腦髓(腦為髓海)屬於腎中精氣所化。
 
腎的主要生理功能
主生長、發育和生殖、主納氣、藏精。
 
泌尿系統(腎&膀胱)的症狀:
腎的病證有遺精、陽痿、早泄、不育、月經不調、脫髮、腰膝痠軟、水腫、小便不利、氣喘、發育不良、行遲、佝僂病、五更泄瀉、痰飲等。
急性腎炎、腎衰竭、腎結石、膀胱炎、尿毒症。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金:肺,主氣,代表呼吸系統

肺主氣,主管全身之氣,氣通血通。氣通就不痛,痛就是氣不通。
肺主一身之氣 , 有主持、調節全身各臟腑之氣的作用 , 也就是說一身之氣都歸肺所主。如<素問 · 五臟生成篇>說:[諸氣者,皆屬於肺]。
人體氣的來源有精氣、榖氣、清氣,清氣和穀氣聚於胸中,生成為【宗氣】。
主管皮毛、支氣管、呼吸道、宣發、肅降、朝百脈、主治節、通調水道、開竅於鼻。
肺的主要生理功能:
主氣、主呼吸、主宣發肅降、通調水道、朝百脈、主治節。(血與氣之關係)
 
呼吸系統之症狀:
肺:感冒、咳嗽、哮喘、氣逆、失音、痰飲、水腫、肺癆、肺癰、喉痛、鼻淵等;肺癌、哮喘、肺炎、慢性支氣管炎、肺結核、肺心病、肺氣腫、鼻咽癌、鼻竇炎。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木:肝,藏血,代表免疫系統

肝藏血,肝不得血濡養,則筋硬、末梢神經、眼睛不明、頭暈(缺氧),主疏泄,〔肝脾不和〕出現精神抑鬱、胸肋脹滿、腹脹腹痛、泄瀉便溏。
肝主疏泄,有疏通發泄全身的氣、血液、津液、促使其暢達、宣泄的作用。
膽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貯藏和排泄膽汁。
 
免疫系統之症狀:
的主要病症有:中風、眩暈、頭痛、痙病、癇病、昏厥、積聚、疝氣、耳鳴耳聾、驚恐、麻木、抽搐、震顫、月經不調、崩漏、胃痛、腹脹、泄瀉及眼科病。
 
膽:
膽氣不降:不參與消化、食少、脘悶、腹痛、脹、便溏。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火:心,主血,代表循環系統

心主行血,以輸送營養物質到全身,發揮濡養作用。心氣推動血液運載營養物質,使五臟六腑、四肢百骸、肌肉皮毛護得充分營養,維持人體正常的功能活動。
 
循環系統之症狀:
心、小腸易有心悸、心力、心律、心率、心瓣膜不正常。
心的病證有心悸氣促、心痛、健忘、失眠多夢、昏迷、癲狂、癲癇、吐血、舌赤生瘡、出汗等。高血壓、冠心病、心絞痛、心肌梗塞、白血病。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土:脾,統血,代表消化系統。

脾胃,氣血生化之源。
造血功能不好(五行太過與不及),造成宗氣不足脾濕(易生痰)、胃寒、胃虛、胃冷(痢疾)、吸收不好。
營氣不足(血液養分),影響四肢百骸、腦部及全身易長腫瘤。
 
消化系統之症狀:
脾氣虛弱,統攝無權,化生營氣不足,不能統攝血液,血不歸經而外溢,故產生出血病證。生化之源不足,氣血虛弱,心失所養,故心悸、氣短;面色蒼白、舌淡、脈細弱,為氣虛血虧之徵。脾濕生痰。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Apr 25 Thu 2013 20:59
  • 衛氣

運行於脈外之氣,運行於皮膚、分肉之間。

主要生理功能有三方面:
(一)護衛肌表,防禦外邪入侵。
(二)溫養臟腑、皮肉、皮毛等。
(三)調控腠理的開闔,汗液的排泄,以維持體溫的相對恆定。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Apr 25 Thu 2013 20:42
  • 營氣

是與血共行於脈中之氣。
富於營養,主要來自脾胃運化水榖之精氣精華所化生。
主要生理功能,有營養和化生兩個方面;水榖精微中的精專部分是營血的主要成分,是臟腑、經絡等組織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物質,同時又是血液的組成部分。
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泡腳養身6  


hjl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